“我想发明一款陪伴空巢老人的宠物机器人”“发现癌症密码,可以挽救无数生命”……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新生的梦想与追求。今年10月10日,华科未来技术学院正式开学,首批120名学子踏上了本硕博连读的征程。
4个月前,包括华科在内的12所高校获批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欣喜的同时也迎来挑战,未来技术学院应该如何办?华科举全校之力,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组建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瞄准未来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培养一批未来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
整合优势资源
华科未来技术学院的师资堪称“重量级”,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出任“掌门人”,来自四个一流学科的多名院士、上百位高层次人才组成了导师团队。“跟随专家学习,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沿科学触手可及。”学生娄耀鹏对数学非常着迷,希望和导师一起闯荡科技的“无人区”。
一流的师资队伍,离不开前沿的学科平台。华科拿出“最强组合”,聚焦“大工程、大健康”两大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系统整合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以及自动化四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利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资源,进行科教协同育人;利用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进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依托“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和互学互鉴,打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未来技术学院先行先试,聚集了先进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人工智能等四个未来交叉学科,探索学科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这里,我可以自由地做实验了。”走进未来技术学院先进的实验室,刘芊月十分开心。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后,她想发明一款注入“灵魂”的宠物机器人。“我的奶奶很喜欢宠物,但对宠物毛发过敏,如果我能发明宠物机器人,不仅能缓解奶奶的孤独,还能为社交障碍和自闭症患者群体带去陪伴和欢乐。”
从师资配备到平台搭建,无不彰显着华科的决心。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唐明充满信心:“学校把‘压箱底’的导师力量和平台资源都拿出来了。”人才是关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成为勇立潮头的探索者、拼搏者。
因材施教培养
学院依据未来特色学科方向,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打破传统学制壁垒,课程改革一切为学生成才服务。在“一方向一方案、一学生一方案”的基础上推行“单人课表”,设置开放与交叉贯通相结合的选课制,允许跨专业、跨院系选课,本科生可以跨层次选修研究生课程。
推行“3+1+X”弹性学制。前三年重视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通识教育,夯实学生基础;大四强化对工科、理科、医科等学科交叉模块学习,拟定研究方向;研究生阶段根据兴趣投身科研。各学历阶段,以什么专业毕业由学生自己选择。
“学院实行淘汰制,核心课程成绩不能低于80分。”唐明介绍,目前,学生的培养方案是150个学分,学院对基础课程优化重组,开发了一套辅助课程,包括领导力课程、科学思维相关课程、创新训练营、暑期学校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启发他们的科学思维。
“太有趣了!这里的课堂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同学们踊跃提问,自由发言。”娄耀鹏说,“这种氛围让我学得更带劲。”
在未来技术学院,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以自由选择导师。每个学生有两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导师引导学生寻找兴趣,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学院营造更灵活向上、更有朝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放飞”科学梦想。
“希望未来学子以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追求卓越、矢志一流、勇攀高峰,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元元说。
(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晏华华)
《光明日报》(2021年11月02日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